高招詐騙套路:花錢運作讀名校
近日,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通報4起典型案例,梳理騙子的行騙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長對高招承諾予以警惕。
每年高考季過后,家長和學生們都會經歷填報志愿、等待錄取通知書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進入一所理想高校就讀幾乎成了全家人的頭等大事,騙子抓住家長這一心理設下種種騙局,致使受騙事件層出不窮。近日,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通報4起典型案例,梳理騙子的行騙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長對高招承諾予以警惕。
◆案例一謊稱是教授親戚有門路進入名校
李某得知高飛(化名)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便告知對方,其舅舅是北京某知名高校的教授,有門路幫孩子上這所大學,只要肯花錢就行。高考成績出來后,高飛孩子的成績只能上三類本科院校。心有不甘的高飛找到李某尋求幫助,并根據(jù)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5萬元“活動”經費。
不久,各大高校紛紛開學。高飛也拿到了李某帶來的錄取通知書,但與此前承諾的知名高校不同,這份通知書上載明的錄取學校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學院,高飛當即提出質疑。李某解釋稱,孩子只是暫時在這家學院軍訓,軍訓結束后就可以轉入之前所說的名校讀書。
然而,事情并未像李某描述的那樣。軍訓結束后,高飛的孩子仍然在這所不知名學院讀書。高飛還了解到,這家學院根本就不招收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也無法提供國家承認的學歷。更具諷刺的是,這家學院也在社會上招生,即使沒有關系,也能自行選擇進入該校讀書。
意識到自己被騙的高飛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最終,李某被法院認定為實施了詐騙罪并被判刑,此前騙取的十幾萬元也如數(shù)退還給了高飛,但此時距離高校開學已過去數(shù)月。
◆案例二培訓班老師打包票私下運作可進藝校
方夏(化名)是一名藝術類考生,高考前一直在一家藝術考試培訓班接受輔導。在此期間,培訓班的一名輔導老師王某告訴她,自己可以幫助她私下運作,通過某藝術院校的專業(yè)課考試并入讀該院校。
同年高考中,方夏發(fā)揮失常,未能達到這所藝術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不想放棄藝術夢想的方夏想到了王某此前的承諾,于是找到他尋求幫助。王某表示自己確實有能力讓方夏一圓藝術夢,但需要她支付一定的運作費。于是,方夏根據(jù)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0萬元運作費。
然而,方夏始終未能等來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而此時,同學已經紛紛開始大學生活。意識到被騙,方夏和父母報了警。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退還了方夏10萬元。
◆案例三公司高管“仗義出手”就讀知名“商學院”
謝女士通過自己的生意合作伙伴認識了劉某,得知劉某也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總。在日常交往中,劉某得知謝女士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不止一次表示,如成績不理想可幫忙聯(lián)系入讀某知名高校。
同年,謝女士的孩子未能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劉某當即表示一定設法幫忙讓謝女士的孩子實現(xiàn)名校夢。不久,劉某告訴謝女士,孩子可以就讀某知名高校的商學院,并且是本碩連讀,但需要向學校支付近49萬元的學費。謝女士立即按照劉某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卻只從劉某手中拿到一份落款為該知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入學通知函,與此前對方承諾的商學院南轅北轍。
面對謝女士一家的質疑,劉某解釋稱,因為孩子是通過非常規(guī)途徑進來的,故先入學、報到,而后再變更為相應的商學院。謝女士一家再次相信了劉先生的承諾,為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xù)。
謝女士的孩子在就讀兩個月后,發(fā)現(xiàn)該學校根本不是正規(guī)大學,管理混亂,沒有學籍,從未在商學院接受過正規(guī)教學,所住的宿舍就是一個地下室,同班同學也幾乎都是沒有參加過高考或高考成績偏低的學生。謝女士一家這才意識到被騙,連忙報案。最后,劉某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退還謝女士相關款項。
◆案例四冒充軍人認識校長能辦高校入學手續(xù)
吳先生的女兒高考成績很不理想,他只好四處找朋友幫忙,希望給女兒找個理想的學校就讀。后來,通過朋友聯(lián)系到了賈某。賈某聲稱自己是軍隊的少將,認識一個學校的校長,該校專門為部隊提供委培學生,每年開辦兩個班,今年還剩3個名額,能夠幫忙給吳先生的女兒辦理入學事宜,專業(yè)是涉外會計,并保證將來孩子畢業(yè)后可直接分配到部隊工作,并且是副連級待遇。
心動不已的吳先生立即要求與賈某面談。見面當天,身穿一身軍裝的賈某侃侃而談,詳細介紹了這家學校的具體招生情況、學校背景、畢業(yè)去向等信息;同時表示,想獲得入學名額,除去交給學校的學費6萬元之外,還需要額外向辦理相關手續(xù)的學校領導支付9萬元。吳先生相信了對方的話,并依約支付了上述費用。他的女兒也由賈先生親自領進了學校,并辦理了相關入學報到手續(xù)。
吳先生的女兒在這所學校讀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這所學校根本不像正規(guī)學校。此時,吳先生才想起應該查查這家學校的背景情況,這才發(fā)現(xiàn),這所學校并非給部隊提供委培學生,學生畢業(yè)后也并非直接到部隊就業(yè)。之后,他再次聯(lián)系賈某討說法,對方干脆連電話都不接了。
無奈之下,吳先生只好報警。公安機關調查后發(fā)現(xiàn),賈某根本不是軍人。最終,賈某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法院責令其向吳先生退賠15萬元。
●法官揭秘
騙子三個特征:托人、包裝、要錢
據(jù)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孫靜波介紹,目前涉及高考錄取的詐騙案件中,騙子普遍存在三個特征。
首先,騙子會“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在考生家長的生活中。雖是利用高考考生和父母希望就讀高校的心愿實施詐騙,但犯罪分子不會突兀地出現(xiàn),而是通過熟人介紹和長時間交往等方式,讓考生及家長對其產生“有門路”“很靠譜”的印象。
其次,在對自己的包裝上,騙子們下足了功夫。為獲得家長信任,很多騙子會通過朋友介紹、傳單、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微信、微博等各種媒介和社交平臺向考生及其父母傳遞其具備非凡能力的信息。此外,騙子在編纂自己的身份和人脈上,也下足了功夫,拿準了考生家長“病急亂投醫(yī)”的弱點,自我“冠名”的騙子得手的概率不低。
此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開口要錢。騙子大費周章的連導帶演,目的當然是為了騙取錢財,故一般情況下都會要求考生家長提前預付一筆或多筆資金,美其名曰“活動資金”“公關費”“好處費”“贊助費”等,動輒上萬元,甚至數(shù)十萬元、上百萬元的款項。
孫靜波表示,對此,考生及其父母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辨別。如果確定需要在入學問題上得到幫助,建議考生和家長與相關高校負責招生的部門進行聯(lián)系,核實學院設置、招生政策等信息,也可借助互聯(lián)網多方查詢類似的招考信息。切勿沖動轉賬,造成錢財損失。
近日,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通報4起典型案例,梳理騙子的行騙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長對高招承諾予以警惕。
每年高考季過后,家長和學生們都會經歷填報志愿、等待錄取通知書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進入一所理想高校就讀幾乎成了全家人的頭等大事,騙子抓住家長這一心理設下種種騙局,致使受騙事件層出不窮。近日,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通報4起典型案例,梳理騙子的行騙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長對高招承諾予以警惕。
◆案例一謊稱是教授親戚有門路進入名校
李某得知高飛(化名)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便告知對方,其舅舅是北京某知名高校的教授,有門路幫孩子上這所大學,只要肯花錢就行。高考成績出來后,高飛孩子的成績只能上三類本科院校。心有不甘的高飛找到李某尋求幫助,并根據(jù)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5萬元“活動”經費。
不久,各大高校紛紛開學。高飛也拿到了李某帶來的錄取通知書,但與此前承諾的知名高校不同,這份通知書上載明的錄取學校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學院,高飛當即提出質疑。李某解釋稱,孩子只是暫時在這家學院軍訓,軍訓結束后就可以轉入之前所說的名校讀書。
然而,事情并未像李某描述的那樣。軍訓結束后,高飛的孩子仍然在這所不知名學院讀書。高飛還了解到,這家學院根本就不招收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也無法提供國家承認的學歷。更具諷刺的是,這家學院也在社會上招生,即使沒有關系,也能自行選擇進入該校讀書。
意識到自己被騙的高飛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最終,李某被法院認定為實施了詐騙罪并被判刑,此前騙取的十幾萬元也如數(shù)退還給了高飛,但此時距離高校開學已過去數(shù)月。
◆案例二培訓班老師打包票私下運作可進藝校
方夏(化名)是一名藝術類考生,高考前一直在一家藝術考試培訓班接受輔導。在此期間,培訓班的一名輔導老師王某告訴她,自己可以幫助她私下運作,通過某藝術院校的專業(yè)課考試并入讀該院校。
同年高考中,方夏發(fā)揮失常,未能達到這所藝術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不想放棄藝術夢想的方夏想到了王某此前的承諾,于是找到他尋求幫助。王某表示自己確實有能力讓方夏一圓藝術夢,但需要她支付一定的運作費。于是,方夏根據(jù)對方的要求,支付了10萬元運作費。
然而,方夏始終未能等來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而此時,同學已經紛紛開始大學生活。意識到被騙,方夏和父母報了警。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退還了方夏10萬元。
◆案例三公司高管“仗義出手”就讀知名“商學院”
謝女士通過自己的生意合作伙伴認識了劉某,得知劉某也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總。在日常交往中,劉某得知謝女士的孩子即將參加高考,不止一次表示,如成績不理想可幫忙聯(lián)系入讀某知名高校。
同年,謝女士的孩子未能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劉某當即表示一定設法幫忙讓謝女士的孩子實現(xiàn)名校夢。不久,劉某告訴謝女士,孩子可以就讀某知名高校的商學院,并且是本碩連讀,但需要向學校支付近49萬元的學費。謝女士立即按照劉某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卻只從劉某手中拿到一份落款為該知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入學通知函,與此前對方承諾的商學院南轅北轍。
面對謝女士一家的質疑,劉某解釋稱,因為孩子是通過非常規(guī)途徑進來的,故先入學、報到,而后再變更為相應的商學院。謝女士一家再次相信了劉先生的承諾,為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xù)。
謝女士的孩子在就讀兩個月后,發(fā)現(xiàn)該學校根本不是正規(guī)大學,管理混亂,沒有學籍,從未在商學院接受過正規(guī)教學,所住的宿舍就是一個地下室,同班同學也幾乎都是沒有參加過高考或高考成績偏低的學生。謝女士一家這才意識到被騙,連忙報案。最后,劉某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退還謝女士相關款項。
◆案例四冒充軍人認識校長能辦高校入學手續(xù)
吳先生的女兒高考成績很不理想,他只好四處找朋友幫忙,希望給女兒找個理想的學校就讀。后來,通過朋友聯(lián)系到了賈某。賈某聲稱自己是軍隊的少將,認識一個學校的校長,該校專門為部隊提供委培學生,每年開辦兩個班,今年還剩3個名額,能夠幫忙給吳先生的女兒辦理入學事宜,專業(yè)是涉外會計,并保證將來孩子畢業(yè)后可直接分配到部隊工作,并且是副連級待遇。
心動不已的吳先生立即要求與賈某面談。見面當天,身穿一身軍裝的賈某侃侃而談,詳細介紹了這家學校的具體招生情況、學校背景、畢業(yè)去向等信息;同時表示,想獲得入學名額,除去交給學校的學費6萬元之外,還需要額外向辦理相關手續(xù)的學校領導支付9萬元。吳先生相信了對方的話,并依約支付了上述費用。他的女兒也由賈先生親自領進了學校,并辦理了相關入學報到手續(xù)。
吳先生的女兒在這所學校讀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這所學校根本不像正規(guī)學校。此時,吳先生才想起應該查查這家學校的背景情況,這才發(fā)現(xiàn),這所學校并非給部隊提供委培學生,學生畢業(yè)后也并非直接到部隊就業(yè)。之后,他再次聯(lián)系賈某討說法,對方干脆連電話都不接了。
無奈之下,吳先生只好報警。公安機關調查后發(fā)現(xiàn),賈某根本不是軍人。最終,賈某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法院責令其向吳先生退賠15萬元。
●法官揭秘
騙子三個特征:托人、包裝、要錢
據(jù)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孫靜波介紹,目前涉及高考錄取的詐騙案件中,騙子普遍存在三個特征。
首先,騙子會“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在考生家長的生活中。雖是利用高考考生和父母希望就讀高校的心愿實施詐騙,但犯罪分子不會突兀地出現(xiàn),而是通過熟人介紹和長時間交往等方式,讓考生及家長對其產生“有門路”“很靠譜”的印象。
其次,在對自己的包裝上,騙子們下足了功夫。為獲得家長信任,很多騙子會通過朋友介紹、傳單、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微信、微博等各種媒介和社交平臺向考生及其父母傳遞其具備非凡能力的信息。此外,騙子在編纂自己的身份和人脈上,也下足了功夫,拿準了考生家長“病急亂投醫(yī)”的弱點,自我“冠名”的騙子得手的概率不低。
此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開口要錢。騙子大費周章的連導帶演,目的當然是為了騙取錢財,故一般情況下都會要求考生家長提前預付一筆或多筆資金,美其名曰“活動資金”“公關費”“好處費”“贊助費”等,動輒上萬元,甚至數(shù)十萬元、上百萬元的款項。
孫靜波表示,對此,考生及其父母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辨別。如果確定需要在入學問題上得到幫助,建議考生和家長與相關高校負責招生的部門進行聯(lián)系,核實學院設置、招生政策等信息,也可借助互聯(lián)網多方查詢類似的招考信息。切勿沖動轉賬,造成錢財損失。
- 遠離直播間“賭石”和“洗金”(2023-11-11)
- 1個批號產了多個“娃”化妝品“一號多用”忽悠消費者(2023-11-06)
- 山東:持續(xù)打擊“刷單炒信”虛假宣傳(2023-09-07)
- 天津:“刷單炒信”虛假廣告成為焦點(2023-09-07)
- 網紅奶茶“鹿角巷”回應7000多家山寨店:商標注冊時被假店鉆了法律空檔(2022-02-18)